化學合成類制藥企業達不到協議間排要求的比例約為44%,發酵類制藥類企業達不到協議間排要求的比例約為14%。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制藥行業環境問題的出手整治,越來越多的藥企因環保不達標而被罰款、限產甚至停產整頓。
據了解,僅2022年上半年就有不少知名藥企在廢水排放上栽了跟頭。其中,罰款金額在20萬元以上的更是不在少數。比如:
2022年1月29日,新華制藥由于排污口未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違反了《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處罰12.1萬元。
2022年2月9日,新華制藥由于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相符合,違反了《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處罰13.2萬元。
2022年5月,南京健友藥業有限公司因車間甲醇排放濃度等“超標”,被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生態環境和水務局處罰30萬元。
2022年6月14日,眾生藥業子公司廣東逸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因廢水總排放口采集的樣品總磷排放濃度為6.18mg/l,超標12.36倍,違反了《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被肇慶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5萬元。
......
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其數,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只希望被點過名的排污企業能夠認清“環保罰單”背后的利害關系——
小幾十萬的處罰金額雖然不痛不癢,但隨著ESG投資理念的不斷普及,一旦因負面環境事件被罰,不僅會影響你公司中長期盈利能力,更會減弱投資者投資意愿,引起股價大幅波動,損失千萬上億。
1.為什么制藥廢水排放難達標?
缺乏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據《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編制組介紹,由于缺乏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支撐等原因,間接排放廢水的制藥企業達標較為困難。
的確,間歇排放給環境帶來的危害要比連續排放更加嚴重。其排放的廢水主要特點是高濃度集中排放,導致污染物的濃度和排放量等指標都缺乏規律性。
同時,間歇排放也給廢水的治理帶來很多的困難。比如在生物處理法中,如果流入的廢水水質水量均勻,則處理效果最好;如果水質水量變化比較大,則將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影響微生物對廢水的處理效果。
正因如此,在一些原料藥生產大省,由于藥企外排廢水濃度較高、難以處理,常存在部分藥企達不到納管協議標準要求,導致下游污水處理廠不愿接收制藥企業廢水的情況出現。
當然,除了生產模式會對廢水的特點產生影響,不同類型的制藥廢水也有不同的特點。
比如,化學合成制藥廢水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大。
大部分都含有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和微生物生長抑制劑。
COD和SS高,含鹽量大,主要污染物質為有機物,如脂肪、苯類有機物、醇、酯、石油類、氨氮、硫化物及各種金屬離子等。
氮磷含量不足容易導致微生物不易培養。
再比如,抗生素廢水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COD含量高。大部分抗生素廢水的COD都在5000~80000mg/L之間。
SS濃度高。大部分抗生素廢水的SS都在500~25000mg/L之間,
廢水成分復雜。中間代謝產物、表面活性劑和提取分離中殘留的高濃度酸、堿和有機溶劑等原料。
廢水中存在生物毒性物質,含有微生物難以降解甚至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質。
廢水中硫酸鹽濃度高,尤其是青霉素廢水硫酸鹽含量高達5000mg/L以上。
2.十年磨一劍,終“塵埃落定”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出臺在即
也正因如此,《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從2012年列入項目計劃、開題論證,到技術審查以及公開征求意見,歷經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間,國家相關政策不斷有新的要求)。
2012年,原環境保護部下達了《關于開展2012年度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項目計劃工作的通知》,將《制藥工業(發酵類、化學合成類及制劑類)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制訂列入項目計劃。
同年3月份,編制組完成了標準初稿和開題報告。4月份,原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在北京主持召開了開題論證會。
2015年1月,原環境保護部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編制組根據反饋意見修改形成了標準送審稿及編制說明。
2017年9月,為進一步支撐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實施,根據標準編制的新要求,將提取類制藥納入本標準中。
2020年8月,征求意見稿預審查。
2021年4月,標準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編制組根據專家審查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最終成稿。
......
這部《指南》,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一位參與編制的專家表示道: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新標準的編制和出臺,不僅可以支撐制藥工業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也可以促進行業推行清潔生產,節約能源和資源,從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span>
目前,《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
《指南》中對廢水污染治理技術做出了一般規定,具體如下:
制藥廢水宜采用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分級回用的基本原則。
烷基汞、總鎘、六價鉻、總鉛、總鎳、總汞、總砷等涉重金屬廢水應單獨收集、在車間或生產設施處理達標后,再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涉及生物安全性的廢水,應進行預處理滅活滅菌后,再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高含鹽廢水宜進行除鹽處理后,再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高氨氮廢水宜物化預處理回收氨氮后,再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毒性大、難降解廢水應單獨收集、單獨處理消除生物毒性或改善可生化性后,再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可生化降解的高濃度廢水應進行常規預處理,難生化降解的高濃度廢水應進行強化預處理,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制藥廢水常用的處理技術大多為物化處理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聯用工藝。物化處理主要作為生物處理工序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工序。
3.制藥廢水如何高效處理、穩定達標?
20種廢水處理技術對比分析及適用場景
1.物化處理技術
?。?)混凝沉淀/氣浮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通過投加混凝劑使水中難以自然沉淀或上浮的膠體物質以及細小的懸浮物聚集成較大顆粒,然后通過沉降或氣浮實現固液分離。
適用于發酵類、提取類懸浮物濃度較高廢水的預處理和制藥廢水生化處理后的深度處理??捎行コ扑帍U水中磷、色度、膠體、SS等。SS的去除率90%以上。
常用的混凝劑有鋁鹽、鐵鹽、聚合鹽類等,絮凝劑常用聚丙烯酰胺等?;炷?、氣浮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2006、HJ2007要求。
?。?)吸附過濾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懸浮物濃度較低廢水,如經生化處理后的制劑類制藥廢水的深度處理??捎行コ扑帍U水中CODcr、色度、SS等。SS的去除率90%以上。
常用濾料有石英砂、無煙煤、石榴石粒、白云石粒、活性炭等。常用無煙煤和石英砂雙層濾料,濾層厚度一般1.0~1.2m,濾速8~10m/s。
?。?)臭氧氧化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含惡臭、酚、氰等污染物廢水的處理,多結合催化劑用于難降解制藥廢水的預處理或制藥廢水深度處理??缮裕˙OD/CODcr)可提高到0.3以上,CODcr去除率可達50%。
臭氧投加量建議采用試驗確定,用于制藥廢水深度處理時臭氧投加量為20~30mg/L,接觸時間1~2h。
?。?)微電解(Fe-C)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氧化還原電位較高的化學合成制藥廢水生化處理前的預處理,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停留時間0.5~1.5h,為防止鐵碳板結,應設曝氣系統??缮裕˙OD/CODcr)可提高到0.3以上,CODcr去除率20%~30%。
?。?)芬頓(Fenton)試劑氧化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難降解的化學合成類制藥廢水生化處理前的預處理和原料藥生產廢水生化處理后的深度處理。
但缺點是加藥種類多、成本較高,且會產生較多物化污泥和增加廢水中的鹽分。
采用該工藝處理制藥廢水pH3~4,停留時間2~4h。CODcr去除率可達60%以上。
?。?)吹脫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NH3-N濃度大于1000mg/L的制藥廢水,也可用于高含硫化物制藥廢水的處理,NH3-N除率60%~90%,氨可回收利用。
用于處理廢水時,易產生堿性惡臭氣體,可采用水吸收或酸吸收的方法處理后達標排放。
?。?)汽提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NH3-N濃度大于1000mg/L以上的廢濾液、廢發酵液等制藥廢水。
pH10~13,溫度30~50℃,常溫條件下蒸汽用量200~300kg/t廢水,溫度升高用量可適當減少。NH3-N去除率70%~96%,氨可回收利用。
?。?)多效蒸發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鹽含量大于30g/L的結晶母液、轉相母液、吸附殘液等高含鹽制藥廢水,能耗高、運行費用大。
根據蒸發的效數不同,蒸汽用量不同。鹽的去除率可達95%以上。
蒸發殘渣、殘液按危險廢物處置。
?。?)機械蒸發再壓縮(MVR)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制藥高含鹽廢水除鹽、廢水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能耗高、運行費用大。
進水CODcr小于等于450mg/L,固含量小于等于0.3%,蒸發溫度105℃左右。CODcr去除率93%以上。
蒸發殘渣、殘液按危險廢物處置。
2.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水解酸化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制藥工業中難降解有機廢水的預處理。
CODcr容積負荷高于2kg/m3·d,水力停留時間宜大于8h??商岣邚U水的可生化性,CODcr去除率20%以上。
水解酸化反應器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2047要求。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高濃度制藥廢水處理。UASB通常要求進水中SS含量小于1000mg/L,CODcr去除率60%~90%。
沼氣脫硫后可作為燃料利用,沼氣不便利用或利用不完時,需設火炬處理。
UASB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2013要求。
該技術適用于容積負荷高,需較強抗沖擊負荷能力的工藝。
處理制藥廢水時有機容積負荷一般高于UASB,占地面積小,抗沖擊負荷能力強,CODcr去除率60%~90%。沼氣脫硫后可作為微料利用。
EGSB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2023要求。
?。?)厭氧內循環反應器(IC)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處理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污染物的高濃度制藥廢水,如維生素C生產廢水等。
IC反應器高徑比一般可達4~8,反應器的高度達到20m左右。中溫條件下,CODcr容積負荷一般在10kg/m3·d以上。COD去除率50%~80%。
?。?)厭氧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制藥工業含溶媒、高固體含量、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用于需啟動快、具備較強抗沖擊負荷能力的工藝。
常溫條件下(20~30℃),反應器的容積負荷3~6kgCODcr/m3·d,中溫條件下(35~40℃),反應器的容積負荷5~10kgCODcr/m3·d。CODcr去除率60%~90%。沼氣脫硫后可作為燃料利用。
3.好氧(缺氧)生物處理技術
?。?)A/O工藝
該技術適用于處理中低濃度的制藥廢水,進水CODG濃度低于2000mg/L。
對于高濃度制藥廢水,為保證穩定的脫氮效率,該工藝前段需配套生化處理技術削減CODcr和BOD5。
根據脫氮要求情況,可以設置多級A/O。
O段溶解氧應維持在2mg/L以上,pH應控制在7~8之間。缺氧與好氧水力停留時間宜控制在1:3左右,在碳氮比(C/N)小于5的情況下需補充反硝化碳源。
?。?)接觸氧化法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處理較低CODcr進水濃度和負荷條件下的制藥廢水,宜作為后段好氧處理工序,CODcr去除率60%~90%。
接觸氧化法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2009要求。
?。?)間歇曝氣活性污泥法(SBR)及其變形工藝處理技術
間歇曝氣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處理技術,集生物降解、沉淀等功能于一體按時間順序間歇操作。
其變形工藝循環活性污泥法(CASS)和間歇式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在反應器進水端增加生物選擇器,可實現連續進水。
適用于CODcr濃度在2000me/L以下的制藥廢水。由于流態接近完全混合,可用于處理濃度較高的制藥廢水,CODc去除率50%~80%。
SBR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577要求。
?。?)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生化處理出水指標要求較高的制藥廢水處理,宜作為生化處理的末端工序,也可用于廢水深度處理,CODcr去除率70%~90%。
MBR的設計與管理應符合HJ2010要求。
?。?)移動床膜生物反應器(MBBR)處理技術
該技術由于流態接近完全混合且高生物量,可在較高負荷情況下處理濃度較高的制藥廢水,適用于作為好氧處理的前端工序。
容積負荷可達1.5~2kgCODcr/m3·d,硝化速率0.02~0.03kgNH3-N/kgMLVSS·d,CODcr去除率50%~90%,NH3-N去除率50%以上。
?。?)曝氣生物濾池(BAF)處理技術
該技術適用于處理有機物和SS濃度較低的制藥廢水,進水SS要求一般小于60mg/L,多用于深度處理,CODc去除率一般在30%~50%,NH3-N去除率70%以上。